在 2026 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 18 强赛中,国足近期遭遇两连败,主场 0-2 负于澳大利亚,客场 0-1 不敌沙特,以 7 轮 6 分的成绩位列小组垫底。前国脚赵鹏在赛后多次发声,既呼吁球迷对球员多一些包容,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球队存在的深层问题。
BJL官网包容球员失误:中国足球需要成长空间
赵鹏在点评国足主场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时强调,当前国家队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阵痛期,后防线因蒋光太缺阵实力受损,而年轻球员在高压下暴露的经验不足问题不应被过度苛责。他以自己职业生涯为例,提到当年吴曦、张琳芃等球员也曾因个别失误被舆论攻击,甚至萌生退意。赵鹏认为,如今中国足球整体水平下滑,更需要社会给予球员成长的耐心:“不能谁出了问题就逮住喷,抹杀其所有努力。作为解说和球迷,我们应多些鼓励,而非单纯追责。”
质疑教练排兵:伊万用人策略遭诟病
针对国足客场负于沙特的比赛,赵鹏将矛头指向主教练伊万科维奇。他指出,伊万在排兵布阵上存在明显问题,例如将韦世豪安排在前腰位置,导致前场缺乏串联核心,而谢文能、林良铭等速度型球员的特点未得到充分发挥。赵鹏直言:“教练对球员状态了解不足,像王上源联赛初期因伤缺阵,突然被委以重任,体能和节奏都难以适应高强度比赛。” 他还调侃道:“若对后腰位置不满,难道要请保利尼奥、郑智复出?”

战术保守与青训短板:国足深层矛盾待解
赵鹏的批评不仅限于伊万的临场指挥,更触及国足长期存在的战术保守问题。他认为,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,球队过于依赖防守反击,缺乏主动控球的勇气,这与球员在俱乐部的战术习惯脱节。此外,他再次强调青训体系的重要性:“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换教练或换球员就能解决的,必须从根基抓起,否则永远在恶性循环中挣扎。”
赵鹏的言论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,支持者认为其敢言直指病灶,反对者则质疑其专业性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国足当前的困境已远超某个人或某场比赛的范畴,如何平衡舆论压力与球队建设,仍是中国足球亟待破解的难题。